目前,各方都在觀望,韓國政府最新表態後,醫學界如何應對。
已持續一年多的韓國醫生“辭職潮”迎來轉機。
據央視新聞報道,韓國分管社會事務的副總理兼教育部長官李周浩7日表示,如果所有罷課和休假的醫學院學生能在3月底前返回校園,韓國政府將撤銷2026學年醫學院擴招計劃,將招生人數恢複為擴招前的3058人。如果醫學生未能按時返校,韓國政府將不會撤回擴招計劃。
這一方案由韓國各大醫學院院長和多所大學校長聯合提出,得到韓國教育部采納。韓國代總統崔相穆今年1月表示,政府對調整2026學年醫學院招生名額持開放態度。
韓國政府2024年2月初發布醫學院擴招計劃,決定自2025學年開始的5年內,將高校醫學院招生規模每年增加約2000人,以解決醫生短缺問題。如果當時的擴招能夠實現,那麽這將是韓國醫療係統近30年來的重大變革。
但是,該計劃公布後,隨即招致包括實習和住院醫生在內的韓國醫療界的強烈反對,稱此舉將引發過度醫療並使醫保係統資金緊張。此後,約有萬名實習和住院醫生遞交辭呈、罷診離崗,造成診療混亂。一年多來,韓國醫界與政界仍就這一問題保持斷斷續續的聯係,但一直未能打破僵局。

一年多來發生了什麽
醫療改革,是此前韓國總統尹錫悅上任之初力推的改革之一,初衷旨在緩解韓國民眾看病難的現狀。2024年2月初,韓國政府出台全麵改革地方醫療和基礎醫療的一攬子計劃,預計未來4年間投入超過10萬億韓元(約合541.6億元人民幣)的健康保險財政。其中,韓國保健福祉部和教育部表示,將從2025學年度高考開始擴招醫學院新生,規模從當前的每年3058人增至5058人,增幅約為65%。
當年2月底,實習和住院醫生開始全麵停工,隨後選擇繼續加入醫療界這波“停工潮”的隊伍還在繼續擴大,包括韓國多所醫學院的醫學生以及教授等。
進入去年4月,尹錫悅就韓國醫改矛盾問題發表談話。當時,他表示,韓國醫療資源分布不均,非首都圈地區麵臨就醫難等問題,韓國政府推行的擴招醫學生、培養更多醫生的改革計劃正是改善這種情況的舉措。他還強調,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,未來韓國社會對於醫療的需求將會持續增加,擴招2000名醫學生的舉措已經是最低限度的擴招,韓國政府經過仔細研究得出這一數字,並非任意為之。尹錫悅表示,培養更多的醫生是推進醫療改革的必要舉措,未來還會推進其他方麵的措施繼續深化醫療改革,呼籲韓國民眾對此予以支持。此後,尹錫悅還與醫療界代表會麵,就醫療改革等問題交換意見。但彼時的會麵結果並不樂觀,雙方立場仍有較大差距。
在財政方麵,為應對醫生持續罷工所帶來的醫療空白,韓國政府決定加大對於現有醫療體係的支援力度,按當時計劃每月擬投入1882億韓幣(約合10億元人民幣)以維持醫療體係在醫生短缺情況下順利運轉。與此同時,保健福祉部第二次官(副部長)樸敏守此前也在記者會上表示,在韓國,以重症和急診患者為中心的應急診療體係穩定運行,所謂“醫療大亂”的說法實屬誇張,“醫療一線因實習住院醫師離崗而混亂本身就很不正常,國家的應急醫療力量並非那麽薄弱。”
9月,韓國政府和國民力量黨提議建立多方協商機製,討論醫學院擴招等醫改方案。韓國政府希望借助這一機製與醫療界展開對話,麵對麵商討如何化解持續數月的風波。11月初,該機製正式落地,但僅運行約半個月後,該機製就因各方分歧難以彌合而停擺。
韓國醫學界將如何“接招”
自2000年以來,韓國共發生過四次醫生反對醫改的大規模集體行動,前三次政府最終都作出了妥協。在韓國此次政府“有條件”讓步前,尹錫悅也是鐵了心地把醫療改革進行到底。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朝鮮半島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此前告訴第一財經,在韓國的醫生團體看來,若要結束這場博弈,首先要討論的就是醫學生的擴招數量問題。
韓國社會圍繞醫改的多次民調顯示,絕大多數受訪者認為擴招醫學生政策“利大於弊”,甚至在一些民調中有超過80%的韓國民眾支持政府對罷工醫生采取強硬態度。目前,各方都在觀望,韓國政府最新表態後,醫學界如何應對。
在韓國,首都圈和非首都圈醫療資源不平衡現象存在已久。詹德斌告訴第一財經,在韓國,民眾看病有個習慣,都想去最好的醫院,比如首爾的幾個大型綜合性醫院,這就容易導致醫療資源擠兌,“其實韓國一些地方大學附屬醫院的醫療水平也很高,但鮮有患者。因此,對韓國政府而言,要推進醫改,扭轉民眾就醫的心態,也很關鍵。”
此前尹錫悅政府就曾推出“就地就醫型基本醫療服務創新戰略”,放寬對地方國立大學醫院的醫生配額和人工成本限製,引導醫療人才流向基本醫療臨床科室。但收效有限。
除了地區醫療資源的不均衡,詹德斌還認為,此次韓國政府與醫療界的博弈還暴露出韓國醫療界的結構性問題。在韓國,通常完成醫學院6年學業後能得到醫生的資格證,但此後隻能在醫院的普通門診行醫;要成為專科醫生,就需要在有資格培訓這些醫生的醫院再熬上幾年,第一年被稱為實習醫生,以了解各個科室後進行下一步的選擇;選科後,還需要花上3~4年跟著具體科室培養,也就是所謂的住院醫生。“但是當前韓國很多醫院為了節省成本,大量雇傭實習、住院醫生,其中首爾五大醫院雇用的實習和住院醫生比例很高。”詹德斌表示。這也被視為韓國實習與住院醫生反對擴招的原因之一。